-
多IO口的LED驅動電路設計,精且簡!
本文主要講述的是針對電容觸摸應用的MSP430單片機,這款以低功耗和外設模塊的豐富性著稱的硬件設備,其PIN R0電容觸摸檢測方式支持IO口直接連接檢測電極,不需要任何外圍器件,既精且簡的電路設計就這樣產生了。
2015-02-26
-
技巧交流:電流模式控制簡化對降壓LED穩壓器的補償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電源技巧,電流模式如何控制并簡化對降壓LED穩壓器的補償。眾所周知,通過較高的輸入電壓能夠調節LED中的電流,但是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同步降壓穩壓器。通過集成場效應晶體管FET,就可輕松實現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器。
2015-02-26
-
反思高通認罰,國內LED缺芯能否定調“生死薄”?
據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兩年勢必將出現產能過剩,而企業‘增利不增收’等問題將促進行業的洗牌,使行業向集中化發展,大企業憑借自身成熟的技術、運營體系及國家補貼將‘大者恒大’。”可以理解LED芯片企業的“生死薄”將在未來兩年內完成。
2015-02-25
-
LED照明與色溫技術詳解,你肯定不懂
色溫確實是指溫度,但卻用來表征顏色。初識時覺得還蠻奇怪的,但細想想,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對這一現象已經認識得很深刻了,比如我們平時使用的詞語,熾熱,白熱化,紅得發紫,無一不是這一現象的生動詮釋。習大大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打鐵這個過程,恐怕是最生動貼切的黑體輻射和色溫的例子了。
2015-02-25
-
專家解疑:色溫±150K能區分LED燈的好壞嗎?
傳統光源時代,說到色溫,大家只關心“黃光、白光”,不大關心光色跑偏的問題。到LED時代,即使是同一批燈珠,都有可能偏差到千奇百怪,鑒于此LED燈具廠會標注色溫偏差±150K以內,話說色溫偏差±150K以內就能區分出LED照明燈具的好壞嗎?
2015-02-25
-
犀利視角:利用小型MCU即可實現LED照明的色彩控制
要想獲得品質很高的白光系統,需要混合兩種及以上種顏色的LED光。但在多色系統中,每種色源的光輸出會隨著時間和溫度漂移。而本文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利用小型MCU實現LED照明的色彩控制。
2015-02-25
-
7個角度教你一眼鑒別LED屏的品質等級
隨著LED顯示屏的發展及應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熟悉使用LED顯示屏。那么如何鑒別顯示屏的品質等級,選擇出更適合,性價比最高的產品?這就需要我們掌握LED顯示屏的基本技術,從功能和性能兩方面來鑒別。
2015-02-25
-
LED散熱出新招!陶瓷散熱基板是絕佳選擇
在LED封裝領域,陶瓷散熱基板所發揮的作用不是散熱,而是芯片的載具。它真正的散熱并不在本身,而是在燈具和空氣接觸的表面。很顯然,陶瓷散熱基板充滿著諸多爭議,很多人都有所疑問,甚至很多使用者都直呼買不起,本文就來為你答疑解惑。
2015-02-25
-
網友分享:分析3W芯片恒流LED筒燈諧波含量
一位網友利用單位的進口單相電能質量分析儀對家中自用的某品牌帶芯片恒流的3WLED筒燈進行諧波含量分析。具體的分析過程請大家詳細的參考下文說明!
2015-02-24
-
Li-Fi對戰Wi-Fi,誰會出局?
Li-Fi利用燈泡發出的光傳輸數據,通過給普通的LED燈泡加裝微芯片,使燈泡以極快的速度閃爍,就可以利用燈泡發送數據。行業有人稱有了Li-Fi,Wi-Fi就拜拜了,真有這么神奇嗎?
2015-02-21
-
新LED智能照明技術幫你忙,人工和安全沒問題
本文講解的一款新型低壓直流網絡智能照明系統“Redwood”,其區別于傳統的智能照明系統,除了采用高密度的傳感器以外,還采用了低壓布線技術,采用48V的低壓數據線纜代替了傳統220V的高壓線纜,將燈具融入到了網絡化管理系統,消除了高壓相關的人工和安全問題
2015-02-19
-
技術市場"賭局":OLED顯示技術與量子點技術誰先“紅”
業內觀點認為,如果量子點技術能夠克服現有在色彩轉化、曲面制造、厚度設計等方面的局限性和發展瓶頸,未來有可能會對OLED帶來強大挑戰。但也有人說:OLED電視市場占比預計2015年將突破10%,達到12.5%,2021年在整體OLED市場中的占比將達到37.6%,呈爆發式增長。到底誰先紅呢?
2015-02-16
- 差分振蕩器設計的進階之路:性能瓶頸突破秘籍
- 電感技術全景解析:從基礎原理到國際大廠選型策略
- 線繞電感技術全景:從電磁原理到成本革命
- 新思科技:通過EDA和IP助力中國RISC-V發展
- 安謀科技CEO陳鋒:立足全球標準與本土創新,賦能AI計算“芯”時代
- 360采購幫開店流程詳解:解鎖AI廠長分身,實現7×24小時獲客
- 毫米級電源革命:三款旗艦LDO如何重塑終端供電格局?
- 共模電感技術深度解析:噪聲抑制、選型策略與原廠競爭格局
- 再創佳績!貿澤電子2024年狂攬全球制造商25+項頂尖代理大獎
- 磁珠電感、磁環電感與色環電感:電磁濾波世界的三重變奏曲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