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駕駛體驗的四個技術趨勢
根據美國汽車協會交通安全基金會的一項調查,成年駕駛員每天的駕乘時間最長可達58分鐘。鑒于上下班或堵車所消耗的時間,駕駛員希望獲得舒適的駕乘體驗也就不足為奇了。為此,汽車制造商正在為汽車不斷添加新的功能。
2017-11-21
駕駛體驗 汽車
-
創新性電源的解決方案,將有利于交通運輸系統的使用
交通運輸系統的輸入電壓可能高達 14V (單電池供電汽車)、28V (雙電池供電卡車、客車和飛機)、或更高電壓,而其數字系統需要一個或更多個低壓軌。因此,設計這類系統時,需要了解怎樣才能簡便、高效和可靠地從很高的輸入電壓降壓。
2017-11-20
交通運輸系統 輸入電壓 數字系統
-
OFweek 2017(第四屆)中國鋰電產業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OFweek 2017(第四屆)中國鋰電產業高峰論壇”于今日在深圳舉辦,目前會議已圓滿結束!在今天的論壇上,百余名行業人士共聚一堂,與行業知名教授、專家及企業代表積極互動,共同探討產業發展的熱點及難點問題,現場氣氛如火如荼,座無虛席,會議高潮部分更是人滿為患!
2017-11-13
OFweek 鋰電產業 高峰論壇
-
三分鐘看懂繼電器驅動汽車電機優勢
隨著汽車電氣系統中日益采用更小更智能的集成電路(IC),現在是開始在解決大家熟視無睹的問題的時候了:為什么我們仍然在天窗模塊、車窗玻璃升降器、動力鎖、后擋板升降器、記憶座椅、壓縮機和泵中用繼電器控制電機?
2017-11-06
汽車電機驅動 mcu 繼電器
-
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為iot和可穿戴提升觸控體驗
從工業、汽車、醫療設備到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等日常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等各種技術,都能找得到電容式傳感技術的蹤跡。這項技術能夠快速普及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輕易地提升設備的使用者體驗,讓制造業者由傳統開關轉向更具吸引力的觸控功能。
2017-11-03
MEMS 投射式 電容觸控技術 可穿戴
-
一文搞懂混合動力汽車都是怎么“混”的?
患有選擇困難癥的你,決定體驗一把越來越火的混合動力汽車卻無從下手?經過4S店銷售的一頓狂轟亂炸,你還是搞不懂混合動力汽車有插電式與非插電式之分,還有串聯式、并聯式、混聯式的區別。 無妨,接著看下文也許你就懂了!
2017-11-02
汽車電子 混合動力 串聯式 混聯式
-
汽車中的傳感器綜述
電子技術已經成為新一代汽車發展方向的主導因素,而傳感器是電子技術的核心元件,現代汽車越來越多地應用了傳感器,以提高汽車發動機的經濟、動力和排放性能,改善底盤的制動操縱性能、轉向性能和汽車行駛的安全性能。要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在于汽車的電子化和智能化,先決條件則是各種信息的及時獲取...
2017-11-02
汽車電子 傳感器 發展趨勢
-
汽車MEMS傳感器的市場狀況和主要廠商
在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下,汽車傳感器技術不斷發展。未來汽車傳感器的發展總體趨勢是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藝制成的新型傳感器。MEMS技術傳感器成為汽車傳感器的主要部件。
2017-10-31
汽車電子 MEMS傳感器 市場 廠商
-
淺談自動駕駛三大核心傳感器技術
目前,汽車中應用的雷達模組是相對比較笨拙的系統,包含了多個基于不同工藝的芯片。因此,為了追求更小的尺寸和更低的成本,Infineon(英飛凌)、NXP(恩智浦)、Renesas(瑞薩)以及TI(德州儀器)正在開發在同一個器件上整合多個元件的集成雷達芯片組。
2017-10-30
傳感/MEMS 產業前沿 汽車電子 自動駕駛
- 步進電機驅動器技術演進:從基礎驅動到智能閉環控制
- 低空經濟引爆千萬億賽道!2025無人機市場三大顛覆性趨勢
- 貿澤攜手Qorvo推出全新電子書揭秘電機控制集成化破局之道
- 選型避坑指南:如何為你的照明應用匹配最佳LED驅動器?
- 步進驅動器的醫療進化論:從精確定位到磁共振安全的創新之路
- 步進驅動器與BLDC驅動器:開環與閉環的工業控制哲學
- 7月30日深圳集結!第六屆智能工業展聚焦數字經濟與制造升級
- 線繞電感技術全景:從電磁原理到成本革命
- 安謀科技CEO陳鋒:立足全球標準與本土創新,賦能AI計算“芯”時代
- 新思科技:通過EDA和IP助力中國RISC-V發展
- 電感技術全景解析:從基礎原理到國際大廠選型策略
- 差分振蕩器設計的進階之路:性能瓶頸突破秘籍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