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先生一行調研參觀英飛凌無錫智能制造工廠
近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先生一行四人到英飛凌無錫工廠進行參觀調研。來訪人員包括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副秘書長劉小詩及百人會研究咨詢部相關人員。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汽車電子事業部負責人徐輝,英飛凌無錫總經理暨執行董事陳小龍及相關人員出...
2017-10-26
中國電動汽車 陳清泰先生 參觀調研 英飛凌無錫工廠
-
BMS系統如何做好電源和信號隔離
現今電動汽車車型日新月異,如何在諸多車型中脫穎而出呢?一款性能強大的電動汽車內部一定會有一套優質的電池管理系統(BMS),而想要打造優質的BMS,隔離電源和隔離CAN收發器的選擇至關重要,那么在BMS方案中隔離電源和隔離CAN收發器該如何選擇呢?
2017-10-20
BMS系統 電源和信號 隔離 CAN收發器
-
貿澤電子恭賀董荷斌再登富士賽道領獎臺,領跑車手榜
2017年10月19日,半導體與電子元器件業頂尖工程設計資源與授權分銷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 宣布祝賀其贊助的華人第一賽車手董荷斌在上周末結束的世界耐力錦標賽(WEC)日本富士分站賽中再次登上領獎臺,以145積分繼續領跑車手榜和車隊榜。
2017-10-19
世界耐力錦標賽 贊助 董荷斌 貿澤電子
-
激光雷達中激光應用實探:參數決定激光光源的選擇
LiDAR系統使用脈沖激光照射目標區域,并測量反射信號返回接收器所需的時間。LiDAR系統一般包括:激光源或其它發射器、靈敏的光電探測器或其它接收器、同步和數據處理電子系統、運動控制設備或微機電系統(MEMS)掃描鏡(二選一),均是基于精確的激光掃描組件并可用于創建3D地圖或收集近距離數據。
2017-10-17
技術實例 汽車電子 自動駕駛
-
一文讀懂自動駕駛技術的L0到L5
自動駕駛技術這個想法首次出現是在20世紀30年代的一本名為《Air Wonder Stories》的月刊科幻雜志上。但直到1986年,卡內基·梅隆大學制造出的NavLab 1才算得上第一輛由電腦駕駛而非人類駕駛的汽車。
2017-10-17
自當駕駛技術 自動系統 特斯拉
-
英飛凌憑借其在雷達駕駛輔助系統方面的領先地位推動自動駕駛的發展
2017年10月16日,德國慕尼黑和美國加州埃爾塞貢多訊—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將在2017年OktoberTech技術論壇上展示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最新半導體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全新雷達傳感器。
2017-10-16
半導體 英飛凌 全新雷達
-
LiDAR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LiDAR(激光雷達解決方案)技術采用了先進的計算機視覺和雷達傳感器技術,是自動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避免碰撞和安全行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和半導體廠商涉足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這一領域,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關注LiDAR技術。
2017-10-16
LiDAR技術 發展趨勢 智能駕駛 自動駕駛
-
英飛凌AURIX?微控制器與NVIDIA自動駕駛車輛計算平臺助力實現安全自動駕駛
于昨日2017年10月13日,德國慕尼黑和美國加州埃爾塞貢多訊—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推出的AURIX?微控制器系列助力實現自動駕駛: 用作NVIDIA DRIVE? PX 2 AI計算平臺的關鍵安全計算元件和車載接口。
2017-10-14
AURIX? 微控制器 自動駕駛 英飛凌
-
安森美半導體用于汽車攝像機應用的微光成像SoC降低方案尺寸30%以上
2017年10月12日 — 推動高能效創新的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號:ON),推出兩款新的高集成度100萬像素(Mp) CMOS圖像傳感產品,推進公司在快速增長的汽車成像領域的重大進展。新器件提供的完整方案將圖像傳感器與處理功能集成在一個低功耗系統單芯片(SoC)中,以簡化和加速...
2017-10-13
安森美半導體 汽車攝像機 微光成像SoC
- 全數會2025工業制造論壇:重磅嘉賓齊聚深圳共話工業制造數字化轉型新篇章
- 貿澤電子2025二季度新品潮:15,000+物料助力設計升級
- 羅姆與獵芯網達成戰略合作,中文技術論壇同步上線
- 工程師親述:國產BLDC驅動器替代的“踩坑”實錄與破局指南
- 全球工程師福音:貿澤電子TI產品庫4.5萬種可立即發貨
- 意法半導體1600V IGBT新品發布:精準適配大功率節能家電需求
- 艾邁斯歐司朗斬獲OPPO 2025“最佳交付獎”:十年合作再攀供應鏈新高度
- 線繞電感技術全景:從電磁原理到成本革命
- 安謀科技CEO陳鋒:立足全球標準與本土創新,賦能AI計算“芯”時代
- 新思科技:通過EDA和IP助力中國RISC-V發展
- 電感技術全景解析:從基礎原理到國際大廠選型策略
- 差分振蕩器設計的進階之路:性能瓶頸突破秘籍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