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謀科技攜手Arm架構,助力中國智能計算生態建設
安謀中國依托全球領先的Arm?架構技術,為國內芯片企業提供高性能AI計算IP解決方案,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多個領域的商業化應用,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注入新發展動能。
2025-09-19
-
裝甲級防護!NXP S32K3安全調試技術解密,汽車電子的生命線守衛戰
汽車電子系統正面臨功能安全與信息安全雙重風暴。NXP S32K3系列MCU通過 硬件安全引擎(HSE) 與 生命周期單向鎖 構建的深度防護體系,將調試接口安全等級提升至軍工級別。該技術已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平臺實現全鏈路落地,為車載控制器筑起"開發-部署-運維"全周期安全防線。
2025-08-18
-
Arm 攜手微軟賦能開發者創新,共筑云計算和 PC 未來
Arm 和微軟正攜手共筑未來,從而使創新不受設備功耗或不同部署環境的限制。在近期舉行的微軟 Build 大會上,Arm 的愿景實現再次得到體現 —— 致力于確保微軟的整個軟件生態系統都能訪問
2025-06-09
-
Arm 生態系統:從云端到邊緣全面驅動 AI
人工智能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科技,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rm 計算平臺正處于這場變革的核心。基于 Arm 架構的芯片出貨量迄今已累計超過
2025-05-28
-
Arm攜手AWS助力實現AI定義汽車
隨著人工智能 (AI),尤其是生成式 AI 的引入,汽車行業正迎來變革性轉變。麥肯錫最近對汽車和制造業高管開展的一項調查表明,超過 40% 的受訪者對生成式 AI 研發的投資額高達 500 萬歐元,超過 10% 受訪者的投資額超過 2,000 萬歐元。
2025-04-17
-
ST 推出 STM32MP23高性價比MPU,搭載兩個Arm Cortex-A35處理器核心
意法半導體發布面向大眾市場的STM32MP23新系列通用微處理器(MPU) 。新產品的工作溫度高達 125°C,搭載兩個Arm? Cortex?-A35處理器核心,處理速度和能效俱佳,為工業和物聯網 (IoT) 邊緣計算、高級HMI人機界面和機器學習應用帶來出色的性能和強大的穩健性。
2025-04-14
-
Arm 架構將占據半數 2025 年出貨到頭部云服務提供商的算力
六年多前,Arm 推出面向下一代云基礎設施的 Arm Neoverse 平臺,并堅信此靈活且高能效的計算平臺所帶來的可擴展性能水平,能夠推動數據中心生態系統在功能和成本方面實現系統性的變革。
2025-04-10
-
破局者登場!中國芯企"逆向突圍"造90%性能怪獸,ARM斷供反成催化劑?
自中美關系持續惡化以來,美國針對中國芯片產業推出各類制裁措施,如ARM公司已經宣布不再向國內廠商提供ARM v9指令集的授權。ARM v9被視作自Armv8以來的重大變革,在AI與安全性能上均有大幅度升級,這使得國內很多使用ARM指令集的廠商都將面臨技術迭代斷檔的風險,這就是被卡住了脖子。
2025-03-24
-
AI 驅動,Arm 加速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的未來
我們正在迎來一個全新的汽車時代,即軟件定義汽車 (SDV) 的時代。根據分析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預測,到 2026 年底,中國的道路上預計將有超過 100 萬輛搭載 L3 級別 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汽車。可以預見,隨著對高性能計算和更多軟件需求的增長,汽車中所需的算力也在迅速增加。鑒于未來 AI 所賦能的軟件定義汽車將包含高達十億行代碼,加上顯著提高的網聯特性,安全挑戰也隨之變得愈發嚴峻。為了避免安全漏洞造成嚴重影響,汽車行業已經開始采取行動,在整個 SDV 中構建深度安全防御措施。
2025-01-17
-
Arm Neoverse 賦能 AWS Graviton4 處理器,加速云計算創新
隨著人工智能 (AI) 技術的迅猛發展,云計算領域正在經歷顯著變革。
2024-12-16
-
兆易創新GD32F30x STL軟件測試庫獲得德國萊茵TüV IEC 61508功能安全認證
業界領先的半導體器件供應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股票代碼 603986)宣布,其GD32F30x STL軟件測試庫獲得了德國萊茵TüV(以下簡稱“TüV萊茵”)頒發的IEC 61508 SC3(SIL 2/SIL 3)功能安全認證證書,這也是繼GD32H7 STL軟件測試庫之后再次獲得的此類認證,這意味著兆易創新在功能安全領域的布局已全面覆蓋了Arm? Cortex?-M7內核高性能MCU和Arm? Cortex?-M4內核主流型MCU的軟件測試庫,將為用戶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
2024-10-18
-
簡化脈率/血氧可穿戴設備的設計
用于個人健康和保健的可穿戴設備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有腕帶設備(以 Fitbit 和 Garmin 等為代表),但它們只是一個起點。人們還對用于監測心率和血氧 (SpO2) 水平的更先進的可穿戴設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為這些設備提供了對心臟功能和健康的重要洞察。為了獲得最大的洞察力,這種監控需要 24/7(或幾乎如此)在活動和休息狀態下進行。
2023-10-18
- 即插即用語音交互解決方案:ReSpeaker XVF3800系列開發板全面上市
- 突破多電平電路設計瓶頸:ROHM新型SiC模塊實現2.3倍功率密度提升
- 超越機械千分表:UMBB系列LVDT傳感器實現超1億次循環壽命
- 英飛凌推出75mΩ CoolSiC? G2 MOSFET:以TSC/BSC散熱靈活性應對緊湊型SMPS挑
- 博瑞集信Sub-6GHz移相器:以4.5dB低插損賦能新一代相控陣系統
- 高性能電阻絲市場需求攀升,Kanthal康泰爾亞洲新建生產設施正式啟用,將大幅提高產能
- 安森美獲Vcore技術授權,強化AI數據中心電源解決方案
- 如何利用OTT技術實現模擬前端的80V過壓保護
- 貿澤電子新推EIT專題:洞察3D打印如何重塑設計與制造
- 聚焦能效與性能,Vishay為AI及電動汽車注入“芯”動力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